首页
产品与服务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应对老龄化,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4-12-19 10:32:59 | 作者:图灵智界 | 阅读次数: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推出“动起来,防慢病——老年保健护理科普讲座暨新书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发布会传出消息:上海作为全国领先的城市,人均期望寿命已达84.1岁,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社会老龄化阶段。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群体中常见的共病,如高血压,失能、半失能的比例显著增加。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华东医院院长保志军在题为《迎接社会老龄化的挑战——我们的责任》讲座中提出,尽管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很重要,但更应关注减少带病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通过科技手段和医疗进步,尽可能缩短老年人患病后的生存时间,将生活质量的提升作为首要目标。

目前智慧医疗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国家早在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水平将达到世界领先。智慧医疗的发展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从机器人手术到人工智能诊断,智慧医疗正在改变传统医疗模式。人工智能在医学图像识别、病理分析、慢病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色。保志军特别提到,尽管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迅速,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仍需大量数据支持与学习,这也是未来智慧医疗发展的重点方向。

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同样是智慧医疗关注的重点。保志军提出,通过简易量表评估老年人衰弱情况,将有效筛查和早期干预结合,逆转衰弱,延长健康老龄化的曲线。团队还开发了老年健康管理平台和应用,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未来,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还能通过语言、情感交流,缓解独居老人的孤独感。不过专家也提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隐私保护、诊疗责任等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发布会上,还开展了《呵护糖足 从鞋做起》讲座等。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分享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图灵智界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4090915号 公安网备51015602001019 法律申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