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当代世界 作者:王珩
自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活动社区、学术机构及企业在非洲活跃起来。非洲联盟(下称“非盟”)及下属机构、非洲次区域组织、非洲国家政府日益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关注和投入不断上升。在此背景下,非洲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稳步提升。
第一,非洲区域组织和非洲国家政府积极引导和规划人工智能发展。非盟是非洲大陆层面人工智能战略规划的指导者与制定者,近期密集发布了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政策文本。2024年8月,非盟发布《非洲大陆人工智能战略》。作为非洲大陆第一份人工智能战略,其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治理、技能、研究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呼吁非盟成员国采取统一的国家方法以应对人工智能驱动变革的复杂性。2024年2月,非盟发展署就监管和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发布白皮书和路线图。此前非盟发布的《2063年议程》《网络安全与个人数据保护公约》《非洲数字化转型战略(2020—2030)》《数据政策框架》等文件,对非洲人工智能发展都起到了政策引领作用。非盟下属机构也积极行动,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委员会于2021年通过决议,呼吁成员国确保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开发和使用符合《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宪章》所载权利,要求非盟成员国保持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控制并将此要求纳入人权原则。非盟新兴技术高级别小组和发展署倡导将人工智能融入农业、医疗保健、金融、电信、交通、水资源管理和采矿等各个领域,强调在技能、基础设施、研究和创新、监管和伙伴关系等方面发展人工智能,以增加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非洲次区域组织也高度关注和支持人工智能发展。例如,2024年6月,东非人工智能次区域论坛通过《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的内罗毕声明》,呼吁建立协调机制以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的实施。
非洲国家在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建立创新中心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18年毛里求斯发布的《人工智能战略》是非洲首个国家层面的战略。该战略将问责制、道德和包容性确立为人工智能监管的指导原则,旨在建立公众信任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肯尼亚于2019年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将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视为“关键的经济和商业支持技术”,并于2024年推出人工智能标准。埃及于2019年成立人工智能国家委员会,2021年通过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计划,2023年公布《埃及负责任人工智能规范》,包括技术运用、生态系统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机制和道德规范等内容,意在促进埃及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阿尔及利亚于2021年通过《人工智能研究与创新战略》,强调建立人工智能卓越中心,开展培训、教学和研究,解决伦理和安全问题并促进国际合作。贝宁于2023年出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战略》,呼吁为强大、可持续的数字生态系统奠定基础,重点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推广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发展人力资本、加强研究和创新以及实施治理框架。卢旺达政府推出的《国家人工智能政策》倡导创建开放和安全的数据生态系统,推动公共部门转型并加速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应用。塞内加尔则强调人才培养,支持解决发展问题的方案,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创建包容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尼日利亚明确将通过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立和维持世界一流的生态系统、加速应用和行业转型、开发强大的治理框架等,实现可持续发展愿景。此前,尼日利亚还发布《2020—2030年国家数字经济政策和战略》,并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中心。
第二,非洲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能力实现稳步提升。非洲学习研发应用人工智能的热情日益高涨,正追赶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步伐。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及相关私营部门进入人工智能研发应用领域并取得积极进展。为帮助非洲国家推广和采用新兴技术,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于2022年在刚果(布)建立非洲第一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伦理、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研究,并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产品和服务,推动数字基础设施、金融等领域新技术研发。2022年举办的首届泛非人工智能会议也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视为非洲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技术工具。非洲本土人工智能组织,如AI Saturdays Lagos、Data Science Africa、Ghana NLP等,也在培养非洲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提供社区服务、举办会议和研讨会以及发表成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内外力作用下,非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研究和开发能力稳步提升。从具体领域看,人工智能应用使非洲在医疗健康、农业及粮食安全、制造业、教育、经贸金融、城市管理及社会治理、清洁安全供水、清洁能源供应、气候变化应对等关键行业受益,其中农业人工智能应用较为突出。如塞内加尔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无人机和自研应用系统,帮助农民进行农作物健康状态检测、识别病虫害并提供解决方案;肯尼亚用人工智能分析卫星图像及监测降雨、温度和植被健康等数据,评估农作物的健康状况和营养价值;埃及整合卫星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农业与作物动态观测和分析。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非洲人工智能应用更新速度加快,相关应用数量增速惊人。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兴市场数据洞察平台(Data Sparkle)发布的《2024非洲移动应用市场格局之变》报告显示,2023年非洲移动应用市场同比增长24%,其中以对话式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游戏、摄影、效率和个性化品类的人工智能相关应用最多。从科技水平看,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非洲融入技术密集型全球供应链的潜力》报告认为,非洲正积极吸引投资者,打造数字和高科技密集型产业,推动非洲大陆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从国别看,摩洛哥新南方政策中心发布的《非洲的人工智能革命:经济机遇与法律挑战》(2023)显示,南非拥有700多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公司,尼日利亚至少有450家公司,肯尼亚以204家公司居东非地区之首,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各有44家公司。2023年,南非、尼日利亚、埃及和肯尼亚是科技风险投资活动的主要目的地,四国交易量占非洲的68%,股权融资额占比高达79%,其中埃及数字服务出口额升至6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第三,非洲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空间潜力巨大。非洲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增长第二快的地区,其生态系统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专注于在多场景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非洲大陆涉及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业务的公司多达2500多家,其中近半数于近年成立。2022—2023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非洲初创企业在金融、信息技术、卫生健康等领域共进行了103笔风险投资交易,累计价值6.41亿美元,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英伟达、华为等全球科技巨头已在非洲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数据、技能等方面进行投资。相比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融资近500亿美元的数据,虽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如更成熟的全球科技生态系统,但投资者对非洲大陆人工智能发展的信心已经显现。非洲开发银行报告分析认为,非洲有潜力成为采用人工智能的领导者,因为其拥有庞大的青年人口、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以及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和互联网技术。从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在各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可以激发各行业活力,将为非洲各国带来经济转型成果,对非洲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据估计,随着企业人工智能运用的不断增加,到2025年,非洲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岗位数量将增长200%;未来六年非洲人工智能市场估值每年将增长30%,到2030年有望达到15.7万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这些预测无不显示出非洲人工智能市场的巨大潜力。(文章节选于《当代世界》2024年第11期《非洲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与中非合作》,注释略;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中央网信办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领军人才)
上一篇:“量子人工智能”研究获新进展